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工求职

黄山市探索走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

时间:2023-07-11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黄山市积极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托管”、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相结合的“黄山模式”,走出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2023年,黄山市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3.5万亩,其中新建0.5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97万亩,占计划的56.29%,建设进度排在全省前列。

  一、突破思维,解决田块细碎化

  黄山市“八山一水一分田”,很多农田地块零碎分散、规模效益较低。黄山市黄山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托管”相结合,积极引导全市经营主体、回乡创业、大户参与流转,经营主体参与率达78%,集中连片打造成片成方的高标准农田。原来零碎只有几分地的小田块,变成现在亩均三亩左右的大田块,有效解决了农田细碎化问题。

  在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新农人吴金财正在指导农机手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机器所过之处,秧苗嫩绿,水泛白花,横成趟、竖成垄、斜成线,采苗均匀,株距适宜。

  如今的盛洪村,已经普遍用上了农机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去年,这里的农田还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田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盛洪村因地制宜,通过村集体流转,村民按地收益的方式,解决了村民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并划分出合适地段,为自耕意愿的村民,留足了“自留地”,“确权不确田”,每年按照确权本上的亩数,享受利益红利。重要的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土地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们从最初的不支持到现在的全力拥护。

  二、整合资源,打造农业生态化

  仲夏时节的黟县宏村镇塔川村,田畴旷野,梯田层叠,“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一丘丘新插的秧田像一幅幅画镶嵌在群山连绵的青山之中,为“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增添了旖旎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黟县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抓手,结合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全域旅游等要素,拓展农田传承农耕文化、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乡村旅游等多重功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不断强化规划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助推撂荒地变良田。十二五以来,该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9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73.4%。

  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各要素,打造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形成农田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变田园为公园。全县年均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为当地旅游经济总量增收20%。

  三、挖掘特色,实现效益最大化

  歙县王村镇的新安村,地处新安江畔,风景绝佳,然而这里的田块地势低洼,耕作土层薄,土壤含砂量大,一直以来种植效益较低。为了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利用率,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按照“县级统筹谋划,镇村推进实施”的方针,在项目方案谋划上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统筹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在新安村实施改造提升1000亩高标准农田。在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和棠樾村,则采用“流转承包+特色产业发展+分红”的方式,依托稻、粮油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谋划实施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通过田块整治,配套沟、渠、桥、塘、坝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建田间生产路、机耕路,改善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黄山市委市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全域发展,以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创新发展“四个结合”新模式,充分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五微行动”,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大托管”、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结合,走出一条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导向,适合山区特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打造出山清水秀河畅、宜居宜业和美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新田园,实现“绿美、富美、和美”乡村新画卷。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6824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