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东兴市江平镇黄竹村:百香果种出“黄金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增收路
近年来,东兴市江平镇黄竹村紧握自然资源“金钥匙”,深耕百香果特色产业,将这颗散发馥郁香气的果实,培育成群众增收的“黄金果”、乡村振兴的“幸福果”,以产业兴旺筑牢脱贫攻坚成果根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7月7日,记者走进江平镇黄竹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映入眼前的是百亩藤蔓编织成的翠绿“生态网”,棚架下,浑圆饱满的黄金百香果如小灯笼般垂坠,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浓郁果香随风飘散。采摘区内,务工村民,穿梭于藤蔓间,忙碌地将成熟果实采摘进果篮里,欢声笑语在田间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

黄竹村百香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畅销,更是为村民搭建起了家门口的“就业车间”。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吸纳12名村民固定务工。48岁的脱贫户舒庆菊就是其中的一员。曾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她,如今也成为基地的“技术能手”,除草、施肥、喷药、采摘样样精通。
“以前我因为身体不好,收入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在基地干活,每个月挣3000多元,能赚钱补贴家用,还能在家里面照顾小孩和老人,我心里特别满足。”
每到百香果采摘旺季,基地还会临时扩招20余人,周边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临时工”,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我们基地一直致力于为周边农户和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今年基地百香果的收成相当不错,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2000斤左右。我们的产品通过南宁中转远销全国各地,地头价格大概在一斤7-8元左右,大概能为基地带来200万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黄竹村“黄金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党建引领。黄竹村党总支部以“围绕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检验党建看振兴”为纲领,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开展培训,党员干部带头打通电商、商超等销售渠道,建立“村企联建”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形成全链条发展。如今,百香果产业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成为“金字招牌”,还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下一步,我们黄竹村将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百香果深加工、乡村采摘游等新业态。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让百香果这个‘致富果’结出更多硕果,带领村民进一步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