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报道:追忆袁隆平的“潜江缘”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距长沙300公里的湖北潜江干部群众听闻这一消息非常悲痛,深切缅怀并回忆起袁老与潜江的深厚缘分。
虾稻是潜江的特色农业品牌。2018年5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暨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开幕式上,袁隆平发来贺信和题词,称“中国潜江的‘虾稻共作’为我国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农民增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这是袁隆平与潜江的第一次结缘。一年之后,2019年5月16日,时任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率队来到长沙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行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专程拜访袁隆平,向他汇报潜江虾-稻产业发展情况,并请他“把脉问诊”。
在袁隆平院士办公室,来自潜江的虾稻米、小龙虾很快吸引了袁老的注意。他捧起一把虾稻米,放在眼前仔细端看。听着产业发展介绍,袁老赞扬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好,认为这样水稻和虾子都更环保,农民也可以增收增效,并鼓励潜江把虾-稻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兴旺。
2019年,潜江市干部拜访袁隆平院士,汇报潜江虾-稻产业情况(吴燕军摄)
2020年,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520亿元。潜江“虾乡稻米”荣获“金奖大米”荣誉。
国士无双,永留稻香。听闻袁老逝世消息后,潜江市很多干部内心沉重。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小平表示,“对一位伟大科学家最好的缅怀,就是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
袁隆平为潜江虾稻题词
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走了,带着梦想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鱼米之乡”的潜江,将不负袁老所望,朝着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接续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105/t20210524_3551701.shtml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