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工资

晋城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编制印发了《雨季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时间:2021-08-03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做好汛期动物防疫工作,强化动物防疫措施,近日,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编制了《雨季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和《汛期动物防疫技术指南》。

  汛期是动物疫病高发期,特别是洪涝灾害后,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随河流漂浮,甚至腐烂,疫源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都极易造成病原感染扩散。同时,汛期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炭疽、猪链球菌病等多种人畜共患病流行和发生风险增大。《指南》对防雨排涝准备,卫生消毒,防止饮水污染,猪群防疫,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应急准备等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对稳定生猪生产 、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汛期动物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附件1

  雨季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一、做好防雨排涝准备

  1. 在猪场外可挖隔离防疫沟,保证场内积水及时排出;适当加高场外挡水设施,防止猪场外环境雨水流入场内。

  2. 提前检查和疏通场内排水系统,清理杂物,必要时加深、加宽排水沟。

  3. 在场内地势低洼区域放置挡水板和沙袋,或做好引流,防止积水。

  4. 检查场内门窗是否完好,特别注意饲料仓库门窗及料罐密封性。

  5. 硬化猪场内和销售区等高风险区域地面。

  6. 制定停电、停水、洪涝等应急预案。

  7.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启动应急措施。

  8. 对于存在洪水威胁的猪场,做好防水墙,可准备应急转移猪只的空场。

  二、防止饮水污染

  1. 猪场宜使用深井水和自来水,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浅井水。

  2. 避免使用建在低洼处的水井,加高井口高度并加盖,关注井内套管是否严紧,采取防倒灌措施,防止雨水倒灌,污染井水。

  3. 增加猪只饮水消毒措施。

  三、强化卫生消毒

  1. 雨天消毒可加大消毒药使用浓度。

  2. 可在消毒池或消毒盆上搭建遮雨棚,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

  3. 雨后及时对场外相关环境和道路进行消毒,对场内环境和道路进行排水、清扫和消毒。

  4. 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5. 所有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和烘干,确保车辆表面温度达 60℃,烘干 30 分钟以上。

  四、强化猪群防疫

  1. 猪场应增加对周边环境样本的非洲猪瘟病毒监测频率,同时加强猪群的临床巡查,及时发现和淘汰异常猪只,快速排除疫情隐患。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按程序报告,并尽早采取隔离、清除、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根据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等病毒性疫病的疫苗免疫和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3. 及时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确保达到群体免疫效果,及时淘汰不健康猪只,提升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五、强化饲养管理

  1. 科学设置饲养密度,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提高猪群舒适度,减少猪只应激反应。

  2. 加强对饲料储存场所的日常巡查,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必要时可使用放置生石灰等方法降低仓库湿度或减少饲料存量。

  3. 检查水线、用电设备等是否正常。

  六、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1. 雨季降低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频率,尽量不出场、不进场,减少与外界车辆、人员、物品接触,降低病毒传入猪场的风险。

  2. 减少雨天场区内的生产操作,避免人员串舍和用具交叉,尽量不出售猪只,也不引种,特殊需要时需对运输车辆进行适当密封。

  3. 雨后应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

  4. 加大养殖场外围巡查,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修复,防止鼠类进入。

  5. 雨后做好人员和猪只通道地面的清理和消毒,检查栏舍、仓库等地面是否有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七、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及时对病死猪及其排泄物以及受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和传播。雨季不宜采用深埋方式掩埋病死猪。

 

  附件2

  雨季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一、严格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巡查和排查,搜集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力度,告知从事畜禽养殖、运输、屠宰的单位和个人,严禁随意丢弃畜禽尸体。

  (二)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优先选择焚烧、化制等工厂化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深埋处理。因患炭疽等疫病死亡的畜禽,其尸体不得直接进行掩埋处置。

  (三)畜禽尸体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既防止病原扩散,又防止污染环境的原则。畜禽尸体应装入密封袋,确保包裹严密,不渗出液体。运输车辆应密闭防渗,车辆和相关运输设施离开圈舍和掩埋点时应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四)无害化处理人员作业时,应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穿水靴,做好自我防护。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对个人及环境进行消毒,接受健康检查,出现不良症状时及时就医。

  二、全面加强各类场所及环境的消毒工作

  (一)对畜禽舍、屠宰加工场所、畜禽交易市场、运输车辆、用具等重点区域开展预防性消毒。根据疫病发生风险制定消毒方案,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尽可能选择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轻的消毒方法。

  (二)保证消毒频率,圈舍可带畜禽每周消毒3~4次,环境每周至少消毒两次。一旦发生疫情,应增加消毒频率,并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三)对于虫媒疫病易发区域,对养殖场及其周围环境喷洒杀虫剂。对蚊蝇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积水或填土覆盖,对有大量蚊虫孳生的水坑或池塘,可使用控制蚊幼虫的杀虫剂。养殖场应加强防鼠措施,及时修补破损围墙,使用高效灭鼠剂。投放毒饵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

  (四)从事清污、消毒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进行现场消毒时应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

  三、密切开展监测工作

  (一)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的密度和频率。重点监测疫源地和其他高风险区的畜禽,对病死畜禽采样送检,及时发现和排除疫情隐患。尤其要加强炭疽、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病监测,及时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排除疫情隐患。

  (二)加强宣传,指导养殖场(户)强化疫情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进一步加强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果断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三)对于血吸虫病疫区,要疏通沟渠,排除积水,铲除杂草与钉螺滋生地;严禁灾后立即到滨湖、草洲放牧耕牛,必要时口服吡喹酮,以控制传染源。

  四、认真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一)对于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要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养殖场(户)周边疫情情况,及时强化免疫。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针对炭疽、猪链球菌、乙脑等老疫区,及时开展评估,必要时采取紧急预防性免疫接种。

  (二)动物在高热、高湿等环境,易出现应激反应,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注意事项,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动物实施接种。

  (三)组织好疫区急需疫苗的调运、发放。加强疫苗运输车、冷库、冰箱、冷藏箱等冷链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疫苗储存、运输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

  五、落实好检疫监管等相关要求

  (一)要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采取必要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要加强运输环节监管,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车辆备案情况,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二)严禁收购、加工、经营及运输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要确保病死畜禽不出场、不出户。严格对病(淹)死畜禽采取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措施。

  (三)加强屠宰环节监管,严把畜禽进场、屠宰、无害化处理、出场关,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六、强化饲养管理各项措施

  (一)对畜禽舍周围环境及污物杂物及时进行清理消毒,尽快疏通畜禽养殖场的排水通道,排除舍内的积水,修复加固破损畜舍,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尽快将畜禽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

  (二)加强圈舍的通风换气,控制好舍内温湿度,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商品畜禽达到出栏标准的可尽快出栏,降低饲养密度。

  (三)汛期畜禽用饲料应尽量现配现用,保持干燥、清洁。饲料贮存间要通风透气,防止饲料霉变,对于被淹饲料要及时处理。

  (四)保证饮水清洁,必要时可选择效力强、毒性小、无残留的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

  (五)可通过增加畜禽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或添加微生态制剂来增强畜禽自身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对应激情况下容易发生的细菌性疫病可进行药物预防和保健。

  七、切实加强应急准备

  (一)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指导养殖场(户)做好防疫管理,改善养殖场生物安全条件,维护圈舍防洪设施设备,评估养殖场防涝能力,拟定畜禽转移等应急预案。

  (二)加强养殖场应急物资储备,组建应急队伍,洪灾期间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有序开展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nxi.gov.cn/sndt/snlb/202107/t20210722_491812.html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