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机械化助农跑出加速度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又正值疫情严防严控,衢州市春耕如何Vs疫情?机械强农给出新答案。
在龙游县龙洲街道寺后村种粮大户廖宏亮的100亩承包田里,田间不见劳作的人,只有两架农用无人机正在来回飞行,播撒着早稻种子。据了解,往年在早稻人工撒种时,需要农民背上装满十几斤谷种的桶在田间来回奔波,1人1天只能完成大约20亩地,耗时耗力。机械强农行动实施以后,廖宏亮采用农用无人机进行早稻飞播,1架无人机1天就可以轻松完成100亩地的播种,原先需要5个强劳动力,现在2个操作人员站在田头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有效纾解了疫情期间雇用劳动力难的困境。
在龙游县湖镇镇童家仓村,一条条满载秧盘的田间输送带正在全速运转,明水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忙碌着把经过暗室催芽的早稻秧盘通过输送带移进大田炼苗。该合作社负责人王明水表示:“以往农户分散育秧,费时又费力,还时常发生烂秧、死苗。今年合作社搭建了育秧暗室、温室大棚,添置了全自动育秧流水线、自动上土机、秧盘输送带、叉车,除了满足自身种植需求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服务”。据了解,合作社通过提高育秧作业中的上土、播种、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往年每天可省下7-8个劳动力,今年已收到周边农户8万盘的早稻育秧订单,实现了春耕备耕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最近因为疫情,外地人也不敢来江山开机器了,人手不够,几千亩的地一下子哪里搞得完。”江山市峡口镇种粮大户柴阳涛前几天直冒嘀咕。后经人介绍,柴阳涛尝试了江山市农业农村局搭建的“滴滴农机”服务平台,问题迎刃而解。“多亏‘滴滴农机’,下了单马上就有专业的农机手来帮我们耕地,问题解决了。”柴阳涛乐得伸出大拇指。据了解,江山市“滴滴农机”在春耕备耕期间,已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2300多亩,监测作业面积1200多亩。
衢州市自去年机械强农行动实施以来,已建成省级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1个、农机服务中心8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5个,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2400多台(套)。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2/3/23/art_1594232_589407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