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甘泉:“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助力甘泉农特产品走上快车道

时间:2022-04-12 来源:延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甘泉县把产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借助“原味甘泉”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

  说起原味甘泉的无刺小黄瓜,这几年对外的知名度也是愈发的攀升,这取决于我县规模化的种植和对于品质的精心管护。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在我旁边成片的无刺小黄瓜长势非常的喜人,这些无刺小黄瓜也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走进高平家的日光温室大棚,鲜翠欲滴的无刺小黄瓜在藤蔓间顶着亭亭玉立的嫩黄花朵在绿叶间展露风姿。高平正熟练地为黄瓜盘头儿、掐丝儿,忙得不亦乐乎。高平种植无刺小黄瓜已经十多年了,种植经验丰富加上精心的管护使得他家的无刺小黄瓜一年比一年产量高、品质好。

  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菜农 高平:我种两棚无刺小黄瓜,一天摘一茬,一茬估计就是三百斤到四百斤左右,一天下来收入就是个六百到七百元左右,现在已经卖了四个月了,估计还能卖两个月左右,总共下来收入大概八万到十万块左右。种这个无刺小黄瓜对我们生活起到了很大改变。

  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第一书记 李泽:咱们桥镇村的无刺小黄瓜知道的人很多,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还高,一上市有的人还专门开车进棚来摘。无刺小黄瓜经过相关部门层层检验,各项指标都很优秀。现在可以用“原味甘泉”进行包装售卖,很多人很信任咱们这个品牌。“原味甘泉”品牌帮助菜农增加了销量、增加了收入。

  

  像高平一样,桥镇乡现在种植无刺小黄瓜的农户有200余户,种植面积400余亩,年产量200余吨,每年在无刺小黄瓜这项产业上,收入达600万元。

  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副主任 朱宏飞:目前,全县种植无刺小黄瓜300多棚,产值近千万元。蔬菜销售使用“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对蔬菜产品进行分解、分级、加工、包装、销售。一方面收购蔬菜时现场报价,保证了菜农的收益,另一方面解决了蔬菜销售滞销问题。同时,“原味甘泉”公用品牌推出高端农特产品,提升了甘泉农特产品的知名度,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甘泉县依托生态优良、农特产品种类丰富的资源优势,按照“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的思路,着力在品牌农业打造上下功夫。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农特产品后整理,全力打造“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提升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

  甘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延平:“原味甘泉”是我们甘泉县为了提高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倾心打造的一款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完成了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登记注册,同时,我们制定出了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和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了“原味甘泉”这一公用品牌更有影响力,更有公信力,为甘泉县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j.yanan.gov.cn/xwzx/xgnygz/47295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