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1659”刷新我省大豆品种转让成交价纪录
时间:2022-04-20 来源:南阳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4月11日,经过十余轮加价竞拍,大豆新品种“郑1659”河南省区域经营权以201.88万元成交,创我省大豆审定品种转让成交价纪录。
企业加价竞拍、刷新纪录,对于大豆产业发展,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省农科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说:“这表明大豆正受到市场关注,农民种植意愿增强,这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升。”
“郑1659”是由省农科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大豆育种团队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逆抗倒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黄淮南片等区域推广种植。
值得注意的是,省农科院相关公告中显示,“郑1659”已完成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程序并通过初审、推荐河南省审定。也就是说,该品种在尚未完成全部审定程序之前,已经被企业提前“锁定”。
之所以能够刷新纪录,卢为国认为:首先,“郑1659”是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其籽粒大、商品外观好的特点也契合了市场需求,农民喜欢,企业和经销商也更好卖;其次,国家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的政策背景下,迎来政策利好;再加上去年大豆收益走高、今年市场上种子相对短缺等原因,推动了大豆品种经营权“水涨船高”。
对于育种单位来说,需要加强科研攻关,为市场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但站在大豆行业和产业的角度上,卢为国更希望大力推广高产品种。“因为目前,限制大豆产业的主要因素就是单产水平低。”卢为国说,河南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去年种植面积约580万亩,居全国第四。包括河南在内的黄淮地区,大豆单产水平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巴西、美国等国际大豆主产国。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产水平成为河南提升大豆产能的有效途径,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成为关键。(记者董豪杰)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nysc/5017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