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农民学直播干好“新农活”
“春天正是育苗种树好时节。靠着在培训中学到的直播技巧和互联网销售知识,我种植的苗木产品销路大开,越卖越好!”近日,闽清县苗木种植大户江河清又一次在他的抖音号开始直播带货。对这位种植了20多年苗木的农民而言,直播已经成为助他增收的“新农活”。
和江河清一样接受培训学会“新农活”的农民,在福州越来越多。去年5月,福州在全省率先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公益培训,计划培养1万名推广特色农副产品的直播网红和电商达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培训9234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约占七成。
举办直播培训,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需求。当前,直播带货日渐成为农副产品电商销售的重要模式,但常年与田地打交道的农民,在面对镜头时缺乏直播技能和沟通技巧,难以激发直播用户的购买热情,不利于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针对这一痛点,福州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工信局、供销社等部门,共同启动互联网营销师培训,遴选出29家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结合各县区农业发展特色,打造“定制培训班”。比如,福清市重点培训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销售人员,罗源县围绕畲乡风情开展关于乡村旅游推介的特色培训,永泰县着力提升民宿经济从业者的营销能力。
由于课程精准化、实战化,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高涨。53岁的闽清县省璜镇农民张玉妃“入学”时,班里有50多名“同学”,有搞养殖业的,有开小卖部的,还有待业在家的妇女。“大家都是第一次尝试,想借着直播闯出点新名堂。”张玉妃介绍,她不仅跟随专业主播学了短视频剪辑、吸引力法则等知识,还直接坐在手机镜头前为当地特产省璜糟鸭直播带货,收获满满。
“以前卖果树苗木,都是附近认识的人上门来买,或者我担着苗木去农贸市场,能卖多少全看运气。”学有所成的江河清感慨地说,如今,借着直播和短视频展示苗木产品,客户在网上下单,自己按要求挖苗木寄送就行,苗木卖到了浙江、广东、四川,年收入也从几万元增加到十几万元。
拿起手机“新农具”,干好直播“新农活”——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培训,这在福州已蔚然成风,为农副产品销售增添了一支“直播大军”。今年初,福州市举办农特产品年货节,本土主播“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643万元。
(记者 卞军凯)
原文链接:http://nyj.fuzhou.gov.cn/zz/xxgk/gzdt/nydt/202204/t20220426_435119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