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田”变“忙田”
5月3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衢州农田村集体代耕代种模式让10万余亩闲置地复耕复垦 “闲田”变“忙田” 增粮又增收》一文,现将原文转发如下。
最近,每到傍晚,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铺村村民王金良总要到地头看看油菜长势,帮他种地的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为进一步破解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去年以来,衢州各地积极探索村集体代耕代种闲置地模式,农民不用出钱出力,收入与村集体分成,收成分发到户,让“闲田”变“忙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带动村集体和上万农户增收1亿余元。
位于千里岗山脉东头的上铺村有293户、812人,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居多。零散的闲置地怎么办?去年3月,村干部尝试把总计173亩的闲置农田从农户手里“借”过来,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代种、代收。
“我们将173亩农田种上水稻,收获7万公斤稻谷。”上铺村党支部书记江增林说,这些收成由村集体和农户对半分,除去机械租赁、人工费等开支,村集体还结余近4万元。这种做法很快受到了村民欢迎。目前,上铺村代耕代种规模已扩大到300余亩,基本实现全村闲置地全覆盖。
“今年,上铺村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预计产量和收益更高。”柯城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科负责人吴文明介绍,目前,柯城区有3个乡、8个村实行上铺村的做法,让1000余户农户的1750亩闲置地实现“收粮入仓”。
田“忙”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更多了。“村集体代耕代种,为村里创造了除草、榨油、碾米等多个临时性用工岗位。一年来,我们6个村民人均增加5000元劳务收入。”柯城区姜家山乡柴陈村党支部书记柴建位介绍,村集体代耕代种的150亩稻谷收割后,村里负责把湿谷晒干,再碾成米,方便村民随时领取。
“村集体代耕代种保障了粮食生产,一些村庄还通过连片种植稻谷、油菜,发展出了新产业。”衢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上铺村与衢州金色假日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农事体验文旅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一年来,双方通过联合组织研学游等活动,为当地群众带来数万元农副产品销售收入。
据统计,去年以来,通过村集体代管代种、土地流转等形式,衢州已实现10.7万亩闲置地复耕复垦,复耕复垦率达95.7%。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2/5/6/art_1594232_589408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