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有“道”
人勤春早备耕忙。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汤沟镇坚决贯彻“两增一强”农业工作决策部署,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眼下在田间地头里,正一片机械轰鸣人忙碌的再生稻插秧繁忙景象,当绿色秧苗铺满田野,也孕育了农民丰收的希望。
“工厂化”育秧破难题
别看再生稻产量高,但育秧一直是个难题。因为要收获二茬稻,早稻插秧就要提前半个月,所以育秧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就要完成,秧龄控制在20天,由于气温低,秧苗发育就不好。2022年,汤沟镇利用大棚优越的温湿度环境培育再生稻秧苗,有效防范了3月底4月初的“倒春寒”天气,让今年的育秧时长总体提前了7至8天,也为再生稻后期顺利生长抢抓了关键农时,确保了再生稻的育秧安全。
机械化插秧增效率
在芜湖市开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0亩再生稻种植基地里,农机手正熟练的操作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均匀地插落在稻田里......机械化插秧不仅省时省工省力,而且插的秧苗行距一致,深度一致,能够有效保障合理密植,方便田间管理,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不仅如此,一台插秧机一天可插秧70亩左右,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数十倍以上,有效地缓解插秧时下疫情期间用工难的问题,既节约了种植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常态化管理助产量
再生稻的产量与施促芽肥、断水时间、防病虫害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年,汤沟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镇6名农技人员成立“再生稻绿色优质高效项目工作组”点对点的下田开展常态化技术指导和实地测产,插秧的具体时间选择、出苗后如何施肥以及灌水方式都一一做出具体的指导。
种一茬收两季,“一种两收”推动耕作制度优化。再生稻不仅增产增收效果好,而且符合发展要求,头茬收过后,二茬只需要施尿素和配方肥,少施农药。这不仅安全、降成本,还大大减少了农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下一步,汤沟镇将总结再生稻的种植经验,进一步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助农增产增收。
原文链接:https://nync.wuhu.gov.cn/nyzx/xydt/83562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