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严把“三关”全力抓好厕所革命工作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宣州区把厕所革命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载体,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全力抓好改厕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严把“培训关”,全面贯彻“首厕过关制”。
以首厕过关划定标准线,把经过实践验证可行的“首厕过关制”整套模式,贯穿到每一个新建的厕所,体现到厕所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确保了改一个、成一个、满意一个。
我区在改厕培训工作上下足功夫,首先是集中学习改厕理论知识,在4月22日-24日,分三个批次召开改厕施工技术培训会议,培训对象为镇村干部及施工队伍人员,培训人次达到100余人;其次是现场指导施工培训,5月初开始,宣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改厕技术专家分批次赴各乡镇街道,实地落实“首厕过关制”,现场指导施工队伍安装培训。
二、严把“责任关”,全力压实各方责任。
坚持以上率下强担当,切实把压力传到底、把责任压到位;坚持以身作则履责尽责,切实把任务统起来、把工作推起来。针对2013年以来的农村户用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完善镇、村 2013 年以来问题厕所摸排档案,根据要求补缺补差,对发现问题分类整改,并建立摸排、整改工作台账,确保“回头看”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目前,我区已召开了全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推进会,并也分三批次对乡镇街道进行“回头看”工作的业务培训会。
三、严把“引导关”,强化群众主体意识。
“厕所革命”的基本原则,就是以群众意愿为前提,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推进“进院入室”,正确引导群众,让群众参与改、监督改的全过程,在全过程的参与、实践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让群众了解改厕。通过广播宣传、张贴标语、印发一封信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目的、意义及作用,使农村改厕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让群众参与改厕。积极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召开村民会议,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正确引导农民群众主动改厕。三是让群众监督改厕。发挥基层组织、党员、乡贤等的积极作用,让群众对改厕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小厕所,大民生。宣州区通过建立完善机制,全面贯彻“首厕过关制”,严把改厕质量;通过加强过程监管,严格落实责任;通过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参与,确保厕所革命取得实效。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3703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