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控意见
一、7月中下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7月8日全市召开夏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从虫口基数、作物布局、品种抗性、气象条件和历史资料等考虑,预计7月中下旬全市水稻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要轻于上年同期。其中二代二化螟偏重发生,混栽稻区重发;稻飞虱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至偏重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在老病区偏轻至中等以上流行;玉米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上偏轻发生。
二、预测依据
1、二化螟 预计二代二化螟偏重发生,在混栽稻区重发。
①一代残留量重于上年。随着抗药性的增加,近年来二化螟发生呈明显回升态势,今年一代二化螟在我市早稻、再生稻、早栽中稻上大发生,近期各地剥查,一代二化螟田间平均亩残留量东至、贵池分别为1802头、2494头,残留量总体较高。截止7月8日,贵池区、东至县灯下分别累计诱虫150头、70头,诱虫量较同期偏多,根据田间剥查结果结合灯下推算二代二化螟发蛾高峰期7月上旬末至中旬,卵孵高峰期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初,发育进度总体较常年略早2-3天。②气候及寄主条件较适宜其发生。我市四稻混栽,生育期不一致,桥梁田多,部分地区中稻田已有初孵幼虫为害造成枯鞘,7月中、下旬我市单季稻处分蘖至孕穗期,食料丰富,气候条件和水稻生育期总体较有利二化螟钻蛀为害。
2、稻飞虱 四(2)代全市偏轻至中等发生,低若高峰在7月中旬中期,预计五(3)代偏重发生。
①灯下诱虫总量比常年偏多。东至5月6日灯下始见白背飞虱,6月4日始见褐飞虱,截止7月8日,灯下共诱318头(白背36头、褐282头),总诱虫量为去年同期2.6倍,与近三年同期均值相近;贵池区灯下6月3日始见两虱,截止当前共诱飞虱677头(白背677头,褐0头),比上年同期增加370%。②迁入峰次多。自6月20日以来,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均出现两个迁入峰,其中在6月23-25日峰日诱虫量分别为144头、54头、11头,在6/28-30日峰日诱虫量分别为96头、92头、19头。③当前田间虫、卵量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近期普查,贵池、东至、青阳中稻田百丛虫量分别为70头、343头、125头,虫态主要以白背低龄若虫为主,但贵池南部山区部分田块百丛虫量超过1000头,个别田块百丛虫量达2600头,田间暂未见褐飞虱短翅,贵池、青阳查卵,百丛卵量分别为55粒、210粒,当前田间虫、卵量与近三年同期均值略减少。④食料条件有利。当前中稻处分蘖至拔节期,田间小气候适宜,田间郁闭且丰富的食料有利稻飞虱增殖和为害。
3、稻纵卷叶螟 四(2)代偏轻发生,预计五(3)代中等至偏重发生。
①灯下见虫迟,累计诱虫量少。灯下初见期偏迟,贵池区测报灯下成虫初见期分别在6月15日,较上年晚15天。截止当前东至、贵池、青阳共诱蛾27头、13头、0头,灯下累计诱虫量偏少。②田间无明显蛾峰。全市6月下旬至7月上旬赶蛾,田间无明显蛾峰,亩蛾量均在50头以下,普查也未见高蛾量田块。③当前田间虫、卵量总体较低。近期普查,贵池、东至单季稻田仅零星见到卷叶,剥查极少见虫,卵量也未见,总体上当前田间虫、卵量之少为历年之少见。④食料条件有利,但气象条件有所不利。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正值一季稻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为害,但7月份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有一定不利。
4、纹枯病 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
纹枯病是我市水稻常发重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广泛,且目前我市水稻品种对纹枯病均无明显抗性。今年梅雨期降水量偏少,田间较干,田间见病期略偏迟,目前贵池、青阳县单季中稻田间已普遍发病,平均病丛率分别为1.5%、3.5%,病株率分别为0.1%、0.3%,随着水稻的封行,出梅后高温天气与田间高湿的小气候极有利于病害发展蔓延,田间病情还将快速上升。
5、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
稻瘟病是我市山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粳、糯稻等种植面积较大,种植的水稻品种虽有一定的抗性,近期调查,一季稻感病品种虽暂未查见叶瘟,但7月中下旬大部分单季稻将进入易感病的拔节孕穗期,如遇阶段性降水天气,仍较利于单季稻稻叶瘟的发生危害,部分田块水肥管理不当将加重病害的发生。
6、细条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预计在老病区偏轻至中等流行。
东至6月23日始见细条病,近期普查发病田块病丛率3%,贵池区7月1日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约10亩,见病时间较早,随着出梅后高温干旱天气,总体不利于细菌性病害传播,发病田块有可能偏轻至中等流行。
7、玉米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上偏轻发生。贵池区在6月16日、青阳在6月21日、东至在6月22日普查始见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始见期均偏迟,全市累计发生735亩,累计防治1425亩,发生田块平均百株虫量0.5头,平均为害株率0.7%,总体为害较轻,基数较低,预计后期高温干旱天气对其发生和为害不利。
三、防控意见
要在做好晒田、合理施肥等田间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稻分类指导实施。以混栽区域为重点的一季稻田,须开展2次以二化螟为主的达标总体防治;其它纯一季稻田在7月中旬末至下旬初开展1次达标总体防治。要以二化螟、纹枯病为重点,兼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叶瘟、细菌性病害等。
1、突出重点,开展总体防治
1、以混栽区域为重点的一季稻田:须开展2次以二化螟、纹枯病为主的总体防治,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第一次防治时间宜掌握在7月10-14日,第二次防治时间宜掌握在7月21-24日。
2、纯一季稻区的中迟播稻田:7月18-23日,主治二化螟、纹枯病,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查治稻叶瘟。
3、双晚秧田:重点是做好秧苗期稻蓟马、白背飞虱防治,双晚移栽前要做好二化螟防治,做到带药移栽。
2、防治指标
稻螟虫:每亩卵量100块;稻纵卷叶螟:在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 150 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 60 个;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纹枯病:病丛率2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3、防治药剂
针对目前二化螟已产生抗性难防难治特点,建议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四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与喹硫磷、阿维菌素、杀虫单、茚虫威等混配使用;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苯甲•嘧菌酯、氟环唑、井冈•蜡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肟菌•戊唑醇、三环•氟环唑等;防治细条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
原文链接:http://nyncj.chizhou.gov.cn/News/show/5839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