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2000多亩水稻喝上“救命水”

时间:2022-07-29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炎炎夏日似火烤,水稻缺水弯下腰;代表解决急难愁,“救命水”来暖心窝”。7月24日上午,襄州区黄龙镇王门村一组村民田小红一边看着流进稻田里的熊河水,一边高兴地唱着自己编的顺口溜。

  王门村地处黄龙镇东北角的丘陵岗地上,距集镇10公里,和枣阳市琚湾镇接壤,全村6个村民小组,369户,1153人。耕地面积6202亩,其中水田2380亩。

  由于是丘陵岗地,水源稀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种植靠天收,干部群众多年来对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反响十分强烈。通过人大代表积极反映,村两委的积极争取,在区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和镇政府的多方努力下,投资300万元建设了管道总长5600米,其中主管道3200米,分支管道2400米;配套机组200千瓦,变压器250千瓦的王门村泵站,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问题。

  今年入夏以来,天公不作美,偏僻的王门村多次与雨水“擦肩而过”,导致该村出现旱情,加之近期高温酷暑,全村25口堰塘干旱见底,正值早稻孕穗关键时期,2380亩水稻急等“救命水”。而王门农业生产用水需靠熊河西干渠抽水才能缓解旱情,可熊河西干渠渠道离王门村的最近处也在邻村红光村。

  看着干涸的稻田,枯萎的庄稼,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张运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积极向镇上汇报旱情的同时,找到熊河西干渠主任张雪反映群众诉求,通过镇人大、镇政府和熊河西干渠及时沟通,取得熊河西干渠领导支持后,与红光村干部群众协商,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机械劳力从西干渠红光段与王门村泵站最近处开挖一条300米长的引水渠,解决了王门村2000多亩水稻干旱问题,为王门村秋粮丰产增收打下基础。看着流进干涸的稻田“救命水”,种植大户李天兵高兴地笑了:“谢谢人大代表操真心,感谢政府和熊河西干渠的关心,盼望了几十年用到熊河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我家30多亩水稻有救了。”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zt/xczxtzxm/xzqxczx/202207/t20220725_28753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