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根据近期调查及会商分析,预计我市夏玉米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为控制好今年的玉米病虫危害,各地要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服务指导,确保夏玉米丰产丰收。
一、玉米前期病虫发生情况
玉米前期病虫总体偏轻发生,以玉米螟、甜菜夜蛾、棉铃虫、玉米褐斑病为主,其中玉米螟偏轻至中等发生,7 月中旬调查全市平均被害株率0.9%,略高于上年的0.7%;甜菜夜蛾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被害株率多在1%-5%;粘虫、二点委夜蛾轻发生;玉米褐斑病个别田块中等发生;玉米纹枯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等病害轻发生。
二、夏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近期田间病虫情、夏秋期气候特点等相关因素分析,预计夏玉米中后期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程度与去年相当,发生的病虫主要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锈病、褐斑病、大小斑病等。其中草地贪夜蛾偏轻发生,主要在鲜食玉米上危害;玉米螟中等发生;棉铃虫中等发生,三代成虫产卵高峰期与玉米抽雄吐丝期吻合的玉米田偏重发生;褐斑病、大小斑病中等发生;锈病(特别是南方锈病)夏季如遇多台风天气,存在偏重发生的风险;甜菜夜蛾、红蜘蛛、桃蛀螟、弯孢霉叶斑病等病虫偏轻至中等发生。
三、防治技术意见
夏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要以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为重点,同时兼顾棉铃虫、锈病等病虫害。要坚持以生态控制和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为重点、化学防治为保障的绿色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确保打赢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总体战。一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采取专业调查与群众调查相结合、定点调查与面上普查、田间人工调查与智能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监测范围、加密调查范围和频次,提高监测调查水平,并及时发布病虫信息。二是优化防控技术措施。对草地贪夜蛾,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优先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同时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对玉米螟,要把握好卵孵盛期,药剂喷施要突出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对棉铃虫,要做好抽雄吐丝期与三代成虫产卵相遇的玉米田监测防控工作,药剂喷施要突出玉米雌穗。鲜食玉米和青储玉米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可在害虫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喷洒生物农药,也可在产卵初期释放玉米螟赤眼蜂灭卵;对锈病、褐斑病、大小斑病等玉米病害,须掌握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尤其是台风过后要加强南方锈病的监测调查,及时开展防治,重发田块隔7 至10 天开展第二次防治,严防暴发成灾。三是要加强技术服务。提高防灾减灾思想认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和生产一线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努力提高统防统治的覆盖率,积极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应用高效植保机械,特别是要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做好玉米中后期的病虫害的无人机防治,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j.xz.gov.cn/zt/012006/20220801/2a743f84-b2ce-4cae-809b-f224fe16fe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