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关”新模式 巧解植保飞防服务“忧愁”
“我觉得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飞防服务的验收和档案整理中存在着程序繁琐的问题,我们在服务中,要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农户签字等档案资料上面,希望能够简化程序,采用更高效的验收方法,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搞好服务上面,而不是到处找农户签字上面”。南漳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南漳县飞沃飞防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家保向专班人员提出了该问题。经过广泛走访,更多的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都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以往项目购买的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在服务结束后,要逐个找农户签字确认,才能作为服务费用结算的凭证之一。“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一般在5天内就能完成,但是服务结束后找农户签字要花上1个月的时间才能搞好,因为农户是时间点不固定,有时候去一趟这个在家那个又不在家,最多的时候,一个村要跑十几趟才把字签好。”胡家保说道。
在征集到这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县农技推广中心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商讨解决办法,经多轮次调整完善和征集意见,提出了“三把关”模式,即:在开展飞防服务时,由常年在家的5-10名村民代表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把关,村委会通过飞防轨迹、服务区域等对服务面积进行审核把关,镇(区)农技部门对飞防质量进行验收把关,确保过程监管全覆盖。
在2021年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区实施水稻病虫害飞防服务时,县农技中心创新性引入了“三把关”模式,获得了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组织、农户的高度认可,2万亩飞防服务面积,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完成了80%,并同时完成了过程监管,预计在一周内即可完成费用结算的准备工作。湖北省楚禾味稻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承担此次水稻病虫害飞防服务的主体之一,在谈到“三把关”模式时,负责人刘鹏程赞不绝口,说道:“采用该模式后,我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如何搞好服务上了”。
南漳县农技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田进东说道:“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是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效率、践行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技术,我们不能让先进的技术因为落后的管理而被埋没,我们探索的‘三把关’新模式,在为飞防服务组织‘解忧’的同时,也让技术更好地为农户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服务。”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zt/xczxtzxm/nzxxczx/202208/t20220808_28896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