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金秋时节,在位于海口镇的安庆市兴网水稻专业合作社“稻虾共生”基地,金黄的稻田翻滚着层层稻浪,收割机“哒哒哒”地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农户在机耕道上将收割好的稻谷装袋……。最近几年,每到这个时节,这样的丰收场面都会在这里上演。
走进安庆市兴网水稻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只见工人们将“稻虾共生”米、再生稻生态米通过机器真空小袋包装准备上车销售。
2021年、2022年被分别评为“安庆市劳动模范”及“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的马德胜是2020年度大观区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他是安庆市兴网水稻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也是海口镇巨网村的农民。2013年从打工地回乡的他,承包220亩农田种植水稻,前几年,传统的种植技术及品种没能让他“发家致富”,部分年成,还“入不敷出”。为了迅速掌握种植技术,他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及研学观摩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理念,决定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搞规模生产,发展绿色、高效农业。2016年11月,他磨破嘴皮多方说服,终于成功组织村民成立了安庆市兴网水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优质水稻,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与产量收入。合作社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研究,在水稻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稻米品牌形象,在开拓了市场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广大入社村民的收入水平。2018年开始组织社员大力发展稻虾共生基地,通过不断摸索,短短三年间,该“稻虾共生”基地的水稻产量收入就达到了1300元/亩,小龙虾收入更是达到了1500/亩,这比以前的收入翻了一倍多,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产量收入,参与“稻虾共生”养殖的村民也从2018年的12户650亩增长到了2020年的25户1800亩,其中困难户就有6户。同时,养殖龙虾用工量大,直接解决了6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问题。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把技术教给身边的农户,他们学会之后也可以继续带动身边的人。”马德胜说,“为响应推广种植再生稻号召,去年我在合作社内第一个带头种植起了再生稻。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持下,当年,再生稻实现了一季水稻两季收益,头茬稻机口实产达700公斤,二茬稻240公斤,两季产量收入共计可达到2600元/亩。我也成为了大观区再生稻种植的第一人。”
近年来,大观区牢固树立“农业从业者的底色决定了农业效益的成色,农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营者素质的竞争”的理念,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通过“农民点菜·专家下单”的方式,将培训内容与农户需求接轨,聚焦重点经营主体,加大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坚持人才本土化培养,在培训中育人、产业中育人、实践中育人,“十三五”以来,累计有520人次参加了省、市、区高素质农民带头人学习、省市级示范农场主创新培训以及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蔬菜产业、电子商务、高效农业等各类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普遍树立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是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的有效保障的理念,积极响应号召,订购优质品种,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进行管理,稻麦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100%的机插水稻,开展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稻虾共生技术。节水灌溉生产技术,推广化肥减量使用技术、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等。部分学员还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农村电商、直播直销、点对点直供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屡见不鲜,有效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更高层次发展,也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头雁,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nyyy/nykj/20023805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