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辽宁锦州:五举措夯实转港渔船监管

时间:2023-03-31 来源:锦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我市大马力转港生产作业渔船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转港渔船船东船长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职务船员配备不齐、普通船员整体职业水平不高而且流动大、渔船安全设施配备不全等安全隐患,转港生产作业海域也是事故多发领域。为解决转港渔船“船籍港够不上、靠泊港不愿管”的监管盲区,堵住转港渔船生产作业的安全隐患漏洞。锦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夯实责任、科技支撑,实施海陆联动、部门联合、跨区联防,转港渔船管理有效加强,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基础有效夯实。

  

  夯实责任,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夯实部门监管责任,严抓船长主体责任,完善管理体制,每月分析研判渔业安全生产形势。落实渔船船籍港转港制度,严格遵守有关渔船适航区域、作业类型、船员定额、抗风等级、编队生产等规定。落实渔业五级包保责任,充分发挥街道、村、渔业合作社、安全员作用,建立转港渔船台账,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对转港船数、转港渔船去向逐一摸排,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截止目前,全市五级包保微信群27个,转港渔船141艘,全部纳入五级包保群管理。

  

  科技支撑,严密监控渔船站位动态。市、县两级严格执行涉海渔船智能监管平台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守听全国渔业安全应急值守电话“95166”,利用渔船五级包保微信群和北斗设备及时向转港渔船发布海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下达渔船就近靠港防风避浪的召回指令。“两会”期间,市、县两级累计推送省、市海洋大风、寒潮预警信息20条次。实时掌握全部9艘涉外渔船动态,每日点调,每日提醒,严防越界捕捞,确保全市涉外渔船政治外交安全和生产作业安全。

  强化培训,提升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利用对转港渔船进行执法检查的时机,组织渔政执法人员进港上船,与渔民面对面座谈,开展渔业安全知识宣讲和培训。今年以来,共发放《致渔民兄弟的一封信》、《渔民海上安全宣传手册》、《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等宣传资料500余份。2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发区管委会邀请省渔业安全专家为100余名船东船长进行了现场辅导,重点讲解商渔船防碰撞、紧急自救互救等渔业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覆盖,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制定下发《锦州市渔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打响为期一个半月的渔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春季战役”。2月6日至2月11日,对辽宁绥中、兴城等地的我市转港生产和上坞渔船进行了渔业安全督导检查。共检查审验渔船相关证书证件210余套件,登船检查备航渔船25艘,发放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材料78份,与渔船船东、船长召开座谈会11次,检查中共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渔船8艘,对5艘一般隐患问题渔船责令当场整改,对3艘隐患较大的问题渔船下达禁航。3月6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国“两会”期间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由主管副局长带队,成立工作专班,赴山东烟台、威海等地对“两会”期间我市转港渔船开展“驻在式”安全检查,共登检渔船20艘,对3艘渔船下达整改通知书,1艘渔船因船检证书过期予以禁航。召开2次渔民座谈会,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强调安全生产作业要求,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

  加强合作,构建共商共管机制。强化内部执法联动。渔业、海警、公安、市场、交通、海事等部门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外部共商共管。主动与本辖区转港渔船靠泊港属地渔业执法机构联系,相继与省内盘锦、葫芦岛等市,省外山东威海、烟台等市的渔业执法部门签订了合作共管协议,建立健全共商共建共管机制,确保转港渔船始终处在监管之中。


原文链接:http://nyncj.jz.gov.cn/info/1003/675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