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抢晴战雨 颗粒归仓—我市全力以赴保夏收

时间:2023-06-05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时值“三夏”争时之际,我市多个小麦产区遭遇持续大范围降雨,为今年夏收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这一情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抢农时、提效率,运用机械设备集中抢收、借助技术手段减损增收、坚持科学统筹保产保收,抢晴战雨,全力以赴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5月2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湖北襄阳:雨中夺粮,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题,报道我市争时抢收的典型做法。据统计,截至5月30日,全市536万亩小麦收获已过九成,初步测算平均亩产达724斤,预计总产量在38.8亿斤左右,可完成全年40%的粮食生产任务。

  机械轰鸣,争分夺秒

  5月29日清晨,天色阴沉,在襄州区黄集镇的广阔麦田中,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各式各样的农机在田中来回穿梭,机械轰鸣中,成熟的麦穗被成片成片地收割,送往烘干工厂,就连落地的秸秆也直接打包成捆,迅速送到发电厂、养殖场等地。

  “合作社里20多台收割机,白天作业,晚上维修,全天候分班轮值,预计10天内收割小麦3万亩。”襄州区学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学锋说。

  为最大程度提升小麦收割效能,避免成熟小麦因雨水减产,全市保有的2.9万多台稻麦联合收割机全部上阵,多渠道组织的外来收割机跨区作业团队齐聚襄阳,在田间地头展开“会战”,利用有限的晴好天气全力抢收,日均作业17小时,机收率达99.7%以上。

  除了田间地头,夏收工作的“下半场”里,机械化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走进南漳县城关镇张元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车间,只见7台烘干塔正在满负荷运转,筛选完毕的小麦经传送带源源不断地流入机器,继而变成干爽易储存的产品,以供销售。

  据统计,该县130多台(套)谷物烘干机全部投入运转,日烘干能力达2800吨以上。目前,该县已全部完成小麦收割,且未出现因降雨而导致小麦发霉变质的现象。

  “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30日至6月3日,我市以晴好天气为主,我市将持续发挥全程机械化生产优势,以高效率争时抢收,确保全市小麦6月初收割完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赋能,增产增收

  “去年起,我们家开始试种省里专家推荐的‘早麦2号’,今天收割后测算,亩产突破510公斤,亩均增收近二成,可多卖5万多元。”在宜城市鄢城街道木渠村,看着穗大籽满、粒粒金黄的小麦尽数归仓,种粮大户杨建笑得合不拢嘴。

  机械化生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让农户在与“天时”的较量中能够占先手,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则让农户们能够更好地掌控“地利”。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广更适合本土生长的襄麦、扶麦、鄂麦等优良小麦品种30余个,实现优良品种应用率100%。

  病虫害是制约粮食增产的“老大难”问题。我市扎实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引领带动,在小麦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间节点,及时落实防控措施,有效减轻病害,“虫口”夺粮。

  种植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收成的好坏。在夏收夏种的关键环节,农技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农机操作、墒情分析、科学育秧等环节的指导。

  除此之外,全市农业部门还通过开展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调水蓄水解决局部旱情等方式,为粮食增产增收夯实基础,以科技支撑让种粮农户省心、省力又省钱。

  科学统筹,暖心聚力

  “每隔三天,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都会联合进行专题气象服务,对过去三天天气实况及对夏收夏种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三天天气对夏收夏种的影响及建议等也一并告知,让我们能够及时对气象变化做出合理应对,工作举措也更加精准有效。”在枣阳市七方镇,下沉田间地头组织夏收夏种工作的乡镇干部对近日持续收到的“温馨提示”连连点赞。

  农业生产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抢晴战雨、全力抢收的过程中,各地各单位积极统筹协调,科学调配资源,完善服务机制,坚持系统思维,从整体层面推进“三夏”工作,在赢得“天时”“地利”的基础上发挥“人和”优势。

  枣阳市派出千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包片联系合作社和农民,提供气象信息,协调车辆,做好保障服务,确保147万亩小麦“有人管、有机收”。

  襄州区发挥专业合作社优势,推广“土地托管”,由合作社包收包销,让产量有保障、产品不愁销。

  南漳县引导粮食烘干中心与当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对接,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粮减损。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在无法进行机械作业的地区积极开展人工抢收,组织乡镇干部、志愿者、驻村帮扶队等力量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户和外出务工户解决抢收难题,建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和跨区作业微信服务群、“点对点”服务外来农机等举措,进一步保障夏收工作顺利高效平稳推进,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305/t20230531_32403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