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动态

石林县长湖镇:党建引领齐抗旱,全力以赴保民生

时间:2023-06-12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长湖镇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全镇地势较高,整个区域的地表水资源非常少,属于严重缺水乡镇。加之今年降雨量偏少、持续高温,长湖镇长湖、圆湖水库供水紧张,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告急,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长湖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抗旱保供、生产自救,牢牢守住人饮安全底线,全力以赴把高温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党建领航,应对“烤验”

  针对连日来天气持续晴热高温少雨的严峻形势,长湖镇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召开全镇防汛抗旱工作会议9次,对抗旱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成立10个工作组分赴全镇10个村开展抗旱指导工作。同时,各村党总支积极响应,多次组织召开高温抗旱保人饮、保苗专题会议,按照“党支部+党员+‘十户长’”的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十户长”入户主动了解近期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和困难,及时关注群众用水需求,随时掌握旱情发展动态,全面落实高温天气抗旱保人饮、保苗应对工作。在长湖镇党委的带领下,各村党员和群众踊跃参与运水抢种烤烟、监督放水用水、保障特殊群体用水等。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做表率、亮身份、冲锋在抗旱一线,长湖镇不仅守住了人饮安全底线,还完成2.15万亩烟苗栽种,全镇抗旱保人饮、保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分类施策,积极“自救”

  

  针对长湖水库、圆湖水库即将见底的情况,长湖镇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优化配置生活、生产用水。及时组织10个村党总支抗旱应急供水队到石林县城黑龙潭水库、圭山镇三角水库和石夹洞取水共计1000余车,确保各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在烤烟移栽期间,乍龙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爱心送水,由村党总支组织10余辆车共计拉水254车供应村民生产用水,为方便群众取水,还专门安排车辆把生产用水送到村民的地里。同时,村党总支拉回8车水储备在40立方米的“爱心”水窖供村民饮用,共计有200余户群众取水。为有效缓解群众基本生产用水问题和解决长期农业生产灌溉问题,长湖镇党委发动各村党总支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商定抗旱打井保障村内生产用水。镇党委为3个村共争取上级资金32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其他村也在积极自筹打井资金,截至目前,已有7个村开始打井自救。

  党群齐心,多措“解渴”

  

  为把高温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长湖镇党委积极向上级争取50余万元作为10个村的抗旱经费,全力支持烤烟秋收和抗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旱期农业灌溉、饮水短缺的矛盾纠纷,长湖镇党委主动作为,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五级网格”为依托,发动村民小组党支部网格员开展摸排,重点关注海宜、乍龙2个严重缺水、大面积旱情的村,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及时调处,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化解因抗旱争水引发的矛盾纠纷,由2个村党总支采取向群众集中供水的方式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并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2个村分水处轮流值班维护秩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烤烟移栽后保苗的关键时期,舍色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利用舍色村龙潭宝贵的水资源,全力以赴保春耕。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抗旱一线,对舍色村山你底、豆黑村和蓑衣山村烤烟连片区共计供水118车、约1765方,通过开展烤烟抗旱保苗行动,持续干旱得到一定缓解,为烤烟秋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足长远,清渠“引水”

  

  长湖镇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开展农田抗旱保苗工作。由镇党委书记带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10个村党员干部下沉村组,深入田间查看农作物受旱情况,调查收集抗旱水源点和检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一方面,按照防汛抗旱要求,由分管副镇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利工作人员和各村党员干部、群众重点对辖区内使用年限较长的水利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坝塘、沟渠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缮。另一方面,由10个村党总支组织17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雨季来临前采用人工开挖和挖掘机施工相配合的方式开展沟、渠、塘、坝的清淤清障、疏浚修缮行动。截止目前,10个村共计投入资金3万元余元、调动挖掘机20余台集中力量完成了圆湖引水沟以及10个村水池、坝塘的挖掘清理,共计清理淤泥、垃圾1000余吨。与此同时,各村党员和群众自发开展日常巡查,确保引水渠道畅通,水源不流失,有效缓解了当下部分旱情。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3-06-07/47387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