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动态

祁阳:“一村一品”打造乡村产业新亮点

时间:2023-07-11 来源:永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陶冶)夏至已至,祁阳市大村甸镇进步村的稻田里一片碧绿,4月中旬种植的早稻已经开始抽穗扬花,种粮大户罗庚生每天习惯性来到田埂间,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这个阶段是水稻生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稻田水层应当保持在3-5厘米。”罗庚生说,这样有利于枝梗和籽粒的分化,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

  

  ▲种粮大户罗庚生在田间施肥

  罗庚生是祁阳市第一批农艺五级职业证书的农民,种了几十年地,前些年他发现,年年高产的这片田地,不管怎么施肥,单季亩产不到300公斤。2017年,在中国农科院及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罗庚生改用“双季稻+紫云英”、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种植模式,600多亩农田一年化肥使用量从原来的3吨降低到现在1.8吨左右,每亩的产量也增加了50-70公斤。

  

  ▲大村甸镇进步村优质稻基地

  通过种植模式的调整,罗庚生种植的稻谷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成为当地粮食收购企业的“抢手货”,早在3月份,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就与他签订了早中晚稻种植收购合同。而优质的稻米产业也成为进步村的主导产业,凭借优质稻,进步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重点村。

  

  ▲黄泥塘镇石兰村百合基地

  黄泥塘镇石兰村位于湘江河畔,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耕性好,具备种植百合的天然优势。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老百姓少量种植百合,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和保鲜设备,村里的百合主要依靠商贩上门收购,渠道窄、范围小,收益自然上不去,当地百合种植户仍陷入“丰产不增收”的尴尬处境。

  “只有与农户在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形成利益共同体,种植户互通有无,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才能有效改变这种局面。”石兰村村支书赵海英说。

  

  ▲游客在百合花海拍照打卡

  为了让百合花开更盛,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保鲜库、对接市场等方式,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竭力发展百合产业。目前,石兰村规模种植百合800余亩,通过统一加工包装,售价达到40元一斤,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地。每年花开时期,还有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有机龙牙百合成为了石兰村的绿色品牌。

  大村甸镇进步村的优质稻、黄泥塘石兰村的百合,与之齐名的还有茅竹镇三家村的休闲农业、观音滩镇团胜村的油茶。近年来,祁阳市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立足资源又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培育形成优质稻、油茶、水果、蔬菜、茶叶、畜禽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年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总产量56万吨以上;种植蔬菜43万亩、油菜35万亩,种植油茶62万亩、水果25万亩、茶叶3万亩左右,出栏生猪97万头,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重点村四个。


原文链接:http://nyw.yzcity.gov.cn/nyw/0203/202306/33dc7d97cb5f405ca5a762e18cf5fc3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