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综合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名工调研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动态

强装备 抓服务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时间:2023-07-16 来源: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圆满完成了市政府赋予的抢收抢种任务。截至7月11日,机收小麦371.58万亩,机收率99%;实施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08万亩,还田率约为82.5%;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282.65万亩,机插秧面积210.87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95%,其中机插率70.8%。

  一、强化装备机具的有效落实供给

  一是检修保养机具,确保机具完好。依托农机企业、经销商、全程综合农事中心、维修中心(点),深入一线,下到田间地头实施维修服务,共计检修保养机具装备10万余台套,并督促各经销企业加大农机具、零配件的供应,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提升机具、零配件保障水平。

  二是实施惠农政策,有效供给装备。上半年,使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6100万元。新增农机装备4300台(套),受益户数3000户,新增动力近5万千瓦。截至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75万千瓦。新增联合收割机1166台保有量17213台;新增拖拉机360台3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3万台;新增插秧机686台保有量17594台,新增粮食烘干机55台,现有粮食烘干中心159个烘干机1536台烘干能力42928吨/批次,耕整地机械10.3万台,农用排灌机械5.1万台。围绕机具的完好率,扎实做好机械的落实工作。

  三是利用信息平台,科学调度机具。督促各县区积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收获和栽插时间、机具供需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做好机具供需、收种进度、作业价格、气象变化等信息的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机手之间的微信群和农机化跨区作业平台,及时为广大农民机手发布机具需求、作业面积、机收价格等服务内容,以信息化服务引导机具有序合理流动。6月21日,市局带领各县区机插秧负责人赴徐州市对接机插秧来连跨区作业,与南通、扬州、宿迁、淮安等兄弟市协调,6月30日,市局协调灌云、灌南50多台乘坐式插秧机拟赴东海作业,基本形成了来连跨区机插秧作业农机合作组织联络清单。

  四是智能绿色先行,创新引领示范。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新技术新装备嵌入到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步伐。上半年,新增各类智能化设备166台(套)保有量为2600台套,建成“无人化农场”1个,召开全市“无人化农场”推进会,引导机手使用无人驾驶装备。高质量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截至目前,全市投入5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8569台套,使用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资金约7895万元,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约为82.5%,免费为农民实施生态型犁耕深翻面积8万亩,举办技术培训班64期培训农户3358人;发放宣传资料4.4万份。

  二、强化农机化服务保障能力的全程提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按照“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农机服务先行”的总体要求,积极指导县区实施农机化作业,要求县区要制定“三夏”机械化工作预案,明确职责分工,适时开展机收形势会商、组织作业供需对接,协调打通农机转运作业堵点卡点、保障零配件和燃油供应、处置应急情况和作业质量提升等工作,做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播种一片,不误农时;确保“三夏”农机抢收抢种工作有序开展。5月8-10日,市局重点对抢收抢种、惠农政策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农机跨区证的免费发放、农机应急分队建设、农机作业质量提升以及机具装备的检修等当前农机化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开展督查。

  二是围绕兴机富民,服务保障到位。积极协调石化部门,落实农机作业用油“三优一免”保供措施,落实农机“双优”加油卡充值10%优惠政策;对农机集中作业区域可根据,对接安排送油车送油到田头。做大做强兴机富民工程,鼓励机手实施跨区作业,深入镇、村开展送检审、送保险上门服务,确保机具安全性能,提升机手抗风险能力。“三夏”抢收抢种期间,全市设立33个跨区作业接待站,为跨区作业提供服务;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8857张,2万余名农机手奔赴海南、四川、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开展跨区作业,实现夏收作业为农民增收8亿元。市县及乡镇共成立27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参加抢收抢种人数2000余人次,投入机具2500余台(套)。全面推广稻麦机收减损技术,举办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4场。组织全市148名农机科技志愿者进村入社,开展农机科技志愿服务。

  三是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科学种田。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直播稻控减工作的通知》精神,围绕实现年压减直播稻种植30%以上的目标,市局下发了《连云港市直播稻控减工作三年行动方案》,东海、海州等县区出台了水稻育秧和机插秧奖补政策,全市建成工厂化育秧中心5个,新增育秧流水线55套保有量464套,新增育秧播种机70台保有量471台,新增乘坐式插秧机686台插秧机保有量17594台;全市集中育秧秧田面积22272亩,3亩以上集中育秧点1575个;开展机插秧培训班31期培训农户1620余人次;水稻机插率70.8%,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95%。

  四是发挥载体作用,实施全程服务。为解决小农户机械化作业的困难,市局打造全程服务载体,出台了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标准,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服务;鼓励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双主体”,将服务向耕种收管等全过程农机作业服务延伸、向农资服务等全环节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拓展,为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提供支撑。截至目前,现有市级以上“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5个,其中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个。全市85%以上的农机作业均有农机合作组织完成。

  三、强化复合种植作业模式的推进

  深入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装备研发、改装、推广工作,总结分析2022年度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用播种机211台,召开现场培训12场次,培训农机手和大户774人,发放培训资料3750余份。5月份,在灌南举办了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全程机械化培训班,6月份,省厅在东海召开了全省大豆玉米带状种植调整改造机具现场推进会。

  四、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升级

  组织召开“农机化工作考核暨‘平安农机’建设‘回头看’工作部署会,实施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投入3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农机网格化监管平台,组织镇、村网格监管人员分级培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发放农机安全生产等宣传材料4500余份,悬挂横幅350余条;共检查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及烘干中心等178家。梳理出农机安全生产23条检查重点,均已落了“两项清单”,扎实开展“铁牛卫士”执法工作,行政执法检查各类机具1071台,罚款办件423起,简易处罚360起,普通处罚148起,处罚金额8.4万元,无一起信访投诉。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csdt/content/c328c8da-a50f-4a86-a7de-fb10294ee5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民工调研网 nmg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