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公示名单
时间:2021-08-04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0〕10号)要求,经过市县申报、省级推荐、司局初审和专家评议,21项传统农业系统列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吴江蚕桑文化系统成功入选!
蚕为献身,给人衣锦,卵蚕茧蛾,周而复始;人以勤劳,植桑养蚕,丝绸续缎,流转千秋。吴江是全国著名的蚕丝之乡,是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源地之一,1959年梅堰袁家埭出土了刻有蚕纹的黑陶罐,经考证栽桑养蚕距今已经有4700多年的历史。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的生产加工技艺。丝绸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物产之一,太湖流域土壤黏重,适合种植桑树,桑叶品种好、质量高,丝绸质量优质价高,南宋时苏州设立“宋锦织造署”,“宋锦”由此诞生。早在唐宋时期,吴江就发展成为丝绸贸易的的市场,直至明清鼎盛时期,生丝出口达到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享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名。2010年震泽镇被命名为“中国蚕丝被家纺名镇”,2016年震泽镇作为“丝绸小镇”成为中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之一。拥有先蚕祠、师俭堂、丝业公学、震丰缫丝厂等多个文保单位,保留有蚕花节、小满戏等传统蚕桑文化。
目前,吴江区还保留着苏南最大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有蚕桑养殖技艺、缫丝技艺、丝绸织造技艺、蚕桑丝绸习俗、小满戏、蚕丝被制作技艺等56项非物质遗产项目。吴江蚕桑文化系统以源远流长的生产历史、独特的蚕桑种养技术、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巧夺天工的丝织技艺为特征,积淀了厚重的蚕桑文化底蕴,铸就了独特的地域名片。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sqdt/202107/a9cc1216483840d8ae259a6e3d17046c.shtml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