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 健全“五项”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今年来,永州市积极落实中央、省里工作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不断探索完善综合治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五项工作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
健全经费保障运行机制。采取市级财政定额奖补,县、乡(镇)、村、户四级投入保障机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市本级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500万元,14个县市区累计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6.83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示范创建奖补等相关工作。
创新长效保洁机制。积极推广以“一约四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卫生户评比制度、农村卫生缴费制度和“庭院三包”制度)为主的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市有3123个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固定内容,3086个村制定了公共区域保洁制度,3095个村建立了卫生户(文明户)评比制度,2317个村实行了农村卫生缴费,125.53万户农户落实了庭院三包制度。
建立农村改厕问题投诉处置机制。为切实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改厕问题投诉处置机制,各级设立农村改厕投诉电话,并通过政府官网公示、印发明白卡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及时受理处置群众反馈的改厕问题。全市累计接到并处置群众投诉信息217条。
坚持领导联点共建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帮扶工作统一安排,所有在职市级领导联系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本级派出71个驻村工作队,实行驻点帮扶建设,县乡参照市里模式进行。4月中旬,所有工作队正式进驻帮扶点,积极组织谋划项目、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整治等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建全督导考评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对县市区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坚持开展以农村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全市累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暗访4期,覆盖14个县市区(管理区)、43个乡镇、74个行政村,通报曝光并限期整改“脏乱差”突出问题154个。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110/t20211027_208892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